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当前快播:新春走基层|安徽广德非遗+ 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更“火”起来

2023-01-28 19:01:49 来源:央广网

央广网广德1月28日消息(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邓欢)历史悠久的汪村狮舞、造型独特的火狮灯、热闹喜庆的砖桥龙灯、悠扬缠绵的广德民歌、气势滂沱的大板龙……1月24日到25日,当广德市众多好看、好玩的非遗项目亮相2023年宣城市“春节民俗文化季”活动现场,顿时让当地的群众耳目一新。

“我一直都听说广德的火狮灯造型奇特、表演精湛。没想到今天能在宣城看到广德火狮灯的表演。而且我在现场还跟着火狮灯老师学习了一些动作,感觉非常有意思。”宣城市民张先生这样说。

“春节民俗文化季”活动现场(央广网发 邓欢 摄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生动见证。近年来,广德市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、保护和传承力度,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、省级非遗项目11个、市级非遗项目16个,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3人。

非遗+展示

为了做好非遗项目的展示传播工作,广德市先后建成10多个非遗展示展览场所,并常年免费对公众开放。印制了《守望历史》非遗普查资料、出版了非遗系列丛书《广德遗风》,摄制完成了两辑《广德民歌》MV专辑,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开辟“守望历史”、“寻访远逝的家园”、“每周一歌(广德民歌)”三个非遗专栏,宣传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,已基本构建起体现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。

非遗+演出

想要让非遗得以延续与传承,就要让更多人认识非遗、了解非遗、爱上非遗。非遗进校园、非遗进社区、非遗进乡村就是很好的选择。近年来,广德市文化馆用一场场演出把当地的特色非遗项目带到了校园、社区和乡村,让普通市民与非遗“对话”,近距离感受和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,年受益人群达10万人。

“非遗进校园,让孩子们能够接近非遗、了解非遗,唤起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也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扎了根。”家长们纷纷表示。

“春节民俗文化季”活动现场(央广网发 邓欢 摄)

非遗+旅游

在“以文促旅,以旅彰文”的理念指导下,“非遗+旅游”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。近几年的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广德市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。2022年更是将活动直接放在了景区举办。全市多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景区,成为一大亮点。非遗进景区进行活态展示,在让更多的游客深入了解非遗项目的同时,也有效提升了非遗的影响力。目前,广德全市景区内宣传推广非遗已经蔚然成风。

除此之外,广德市在非遗旅游开发上进行了大量探索,出现了“非遗+研学”、“非遗+民宿”、“非遗+演艺”、“非遗+活动”、“非遗+节庆”等众多新业态。古老的文化,鲜活的传承,广德非遗保护与传承翻开了崭新的篇章。

非遗+培训

人才保护与培养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关键。事实上,为加大非遗人才的培养力度,广德市开设了相关专业人才培训班,并在部分中小学设立了非遗课程,这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近年来,广德市以学校作为试点,建立起“小小非遗传承人”活动体系,采取“请进来走出去”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并形成教育常态,使学生与非遗项目亲密接触,丰富校园文化内涵,拓宽校园文化建设阵地。让非遗“活”起来更“火”起来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增设非遗传承基地,不断扩大非遗文化宣传阵地;持续组织开展非遗在社区活动,让非遗项目在社区发展、融入百姓日常生活;到各乡镇进行非遗项目展演与宣传,通过非遗的引领,提升乡村活动质量,带动乡村经济发展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。”广德市文化馆馆长彭晓磊说。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关键词: 传统文化 追究责任

相关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今日技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